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
意思:长安被废弃和藩镇,通理还应占省郎。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个历史地点的深度思考和感慨,通过对长安弃废的藩方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家族兴衰的感慨。
首联“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诗人首先描绘了长安的弃废景象,与曾经的藩方盛况形成对比。然而,尽管废弃,此地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适合有人在此担任官职。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在的感慨。
颔联“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家族来进一步描绘长安的过去。这里的“二陆”指的是西晋时的陆机、陆云兄弟,他们曾被誉为“洛中二十四友”之首,才华横溢。而“三杨”则是指唐代杨姓家族,他们曾是唐代的重要政治家和贵族,对唐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联表达了长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诗人描绘了长安的家族历史。这里的“丹桂”象征着荣耀和成功,“祖德光”则是指家族的荣誉和祖先的光辉事迹。诗人通过描述家族的辉煌历史和祖辈的光辉事迹,表达了对家族的敬仰和怀念。
尾联“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在公务之余寻找过去的故居,因为现在的故居已经变得荒芜不堪,难以辨认。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沉湎于过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弃废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家族兴衰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家族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族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诗人也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沉湎于过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