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相士郭灏》 道人莫是朱仙术,当与余言未及之。

道人莫是朱仙术,当与余言未及之。

意思:道人都是朱仙术,当和我说不到的。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赠相士郭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一位经常随身携带小书童,诗友见到他都称赞他,而他自己却很平常的书童的。诗中运用一系列“见”字、“及”、“合”字,把人与小书童融为一景,通过一系列“长好好”、“期期”的叠字,把两人相会时互为知己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句写书童经常随行,第二句写赠诗者赠诗赞扬书童。三、四句,写别人称赞书童,赠诗者并不因此而改变态度。五、六句写两人见面时相会融通,感情深厚。末两句说别人称赞书童是得朱仙隐者之术,而自己则未能达到这种地步。 全诗把一个书童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淋漓尽致。作者与书童的感情真挚深厚,作者不以奴婢相待,而视为知己,故能从其态,亦能探其术。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首先是全诗八句中没有一个“奇”字,却将“奇”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是运用叠字叠词颇具匠心。如“长好好”、“期期”等叠词,“逢人便见逢人见”,与下句“及我相遭”意脉相连。“好好”二字写出两人相见时互为知己的形象。“期期”二字则写出彼此相悦时欲言又止的神态。再是全诗二十八字或写形,或写态,或写情,或写意,融会一体,活现出一个活泼而又传神的书童形象。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特点还有两点:一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作者把书童与常人不同之处加以放大,把书童的超常之处写得有形有情,活灵活现;二是运用了“以形传神”的手法。“形”指书童的外貌,“神”指他内在的神韵风采。作者通过书童的外貌和言行来揭示他的内心世界,使他的精神风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这首诗在语言上颇具特点。作者善于运用口语,显得自然流畅;叠字叠词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对仗工整,体现了江西诗派的特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赠友人之作,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感描写,表现了友人的性格特点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载小奚奴长自随,两牛腰大赠行诗。
逢人有问辄如见,及我相遭不肯奇。
每会面时长好好,合开口处或期期。
道人莫是朱仙术,当与余言未及之。

关键词解释

  • 余言

    读音:yú yán

    繁体字:餘言

    意思:(余言,余言)

     1.谓未尽的话语。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 道人

    读音:dào rén

    繁体字:道人

    英语:Taoist

    意思:
     1.有极高道德的人。
      ▶《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 莫是

    读音:mò shì

    繁体字:莫是

    意思:莫非是;或许是。
      ▶唐·窦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诗:“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
      ▶《朱子语类》卷十九:“孟子所谓求放心,集义所生,莫是立根本处否?”宋·刘克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