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蚯蚓》 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

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

意思:龙蟠也用蟠,龙鸣也以鸣。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蚯蚓》

全文赏析

这首诗《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自谓与龙比,恨不头角生。蝼蝈似相助,草根无停声。聒乱我不寐,每夕但欲明。天地且容畜,憎恶唯人情》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寓言的诗。它通过描绘蚯蚓、龙、蝼蝈和草根等自然生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命运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描绘的蚯蚓在泥土中蜷缩时看起来总是满的,但当它钻出地面时,却显得空洞无物。这似乎暗示了生命的起伏和变化,也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得失和成败。而龙的形象则被描绘为既盘踞又腾飞,既有静止的姿态,也有振翅高飞的鸣叫。这象征着生命中的稳定与变化,既有稳定的基础,也有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蚯蚓自比为龙,渴望拥有头角,这表达了人们对于成功的渴望和追求。蝼蝈似乎在帮助蚯蚓,但草根却不停息地发出声音,这暗示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而作者在描述这些生物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困扰和不安,他无法入睡,希望每个晚上都能看到光明。 最后,作者以天地可以容纳万物,憎恶只有人情作结,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界的宽容和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生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命运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和感悟。它提醒人们要理解生命的起伏和变化,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得失和成败,要追求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理解和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这首诗富有哲理和寓言,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
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
自谓与龙比,恨不头角生。
蝼蝈似相助,草根无停声。
聒乱我不寐,每夕但欲明。
天地且容畜,憎恶唯人情。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龙蟠

    读音:lóng pán

    繁体字:龍蟠

    意思:(龙蟠,龙蟠)
    见“龙盘”。

    造句:迁移龙蟠街的交通标志,以免阻碍视线。虎跳峡龙蟠右岸土石混合体野外试验研究第六条本基金会的

  • 蟠龙

    读音:pán lóng

    繁体字:蟠龍

    英语:curled-up dragon

    意思:(蟠龙,蟠龙)

     1.盘伏的龙。
      ▶《尚书大传》卷一下:“蟠龙贲信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