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歌子·绣幕深朱户》 绣幕深朱户,熏炉小象床。

绣幕深朱户,熏炉小象床。

意思:绣幕深朱户,熏炉小象牙床。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南歌子·绣幕深朱户》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闺房情景,富有生活气息,从词的风格看,当属小晏一类艳词。 上片写的是女子闺房的陈设和女子醉眠的情景。首二句写室内陈设,华丽的绣幕低垂,朱红色的门户深掩,室内置有熏炉,床为小象床。“绣幕”、“朱户”、“熏炉”、“小象床”,这一切显示女主人公身份的高贵。第三句写女主人公醉眠,“扶肩醉”,其醉态可掬。一个“醉”字,隐含着无限心事,“醉”而不“寝”,可能是心中有事,愁肠百结,不得安睡。一个“被”字,点出酒醒后的感受,说明她醉眠的时间不长,匆匆而醒,“冒明珰”三字,写出女主人公醒来后的动作,整理头上佩饰。末二句写她醒后的心情,只见一双绣鞋零乱地摊在地上,这双绣鞋一破为二,成双的鸳鸯被分离了。这里可能寓含着女主人公的一种隐忧,一种离愁别绪。 下片写女主人公醒后的活动,首二句写她醒后梦回所闻所见,一场夜雨过后,听不到一点动静,只有啼晓的鸟儿在耳边鸣叫。这里写“梦枕初回”、“啼钿半妆”,从睡梦和妆饰上点明女主人公的身份。“一钩月渡横塘”,一笔带过,省略掉不少情节,也省去许多描写,勾画出女主人公一觉醒来的环境,而她醒来以后的活动,则完全省略了,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余地。“谁认凌波微步、袜尘香”,这是词中的名句。“凌波微步”,出于曹植《洛神赋》,原是用来形容洛神的步态轻盈,这里借指女主人公。“袜尘香”,是说她的脚步轻盈,如穿袜行步,其步迹如尘,而留下馨香。结句写女主人公的步态和脚迹,而从步态和脚迹又可想象她的风姿。这一结尾,词尽而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绣幕深朱户,熏炉小象床。
扶肩醉被冒明珰。
绣履可怜分破、两鸳鸯。
梦枕初回雨、啼钿半妆。
一钩月渡横塘。
谁认凌波微步、袜尘香。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小象

    读音:xiǎo xiàng

    繁体字:小象

    意思:
     1.《易经》各卦附有《象传》,其中说明每卦各爻的叫“小象”。
      ▶《易•干》“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唐·孔颖达疏:“自此以下至‘盈不可久’,是夫子释六爻之象辞,谓之小

  • 象床

    读音:xiàng chuáng

    繁体字:象床

    意思:象牙装饰的床。
      ▶《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
      ▶鲍彪注:“象齿为床。”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之二:“象床瑶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