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途怀友人》 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

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

意思:我心里想谁寄,应看到塞鸿回来。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登途怀友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落野原秀,雨余云物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日落雨后,登高望远,遥望京洛,内心愁闷的情感。 首联“日落野原秀,雨余云物闲。”描绘了日落雨后原野的秀美景色。日落时分,天空逐渐暗淡,田野上的万物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秀美。雨后初晴,云物舒缓,万物闲适,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清时正愁绝,高处正跻攀。”表达了作者在清平时代却感到愁闷的心情,他正在高处攀登。这里的“清时”并非指太平盛世,而是表达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敏感和忧虑。“正愁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愁闷。而“高处正跻攀”则暗示了作者在追求某种目标,但同时也感到困难和压力。 颈联“京洛遥天外,江河战鼓间。”描绘了作者远望京洛,江河之间似乎传来了战鼓声。这里借战鼓声暗示了战争或动荡的社会背景,京洛之中似乎隐藏着不安的因素。而“遥天外”则表达了作者对京洛的遥远和难以到达的感慨。 尾联“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似乎在寻找可以倾诉的对象,但又觉得无人可以依靠。他只能向塞鸿寄语,希望它能将他的思念带回故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的敏感感知。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落野原秀,雨余云物闲。
清时正愁绝,高处正跻攀。
京洛遥天外,江河战鼓间。
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

关键词解释

  • 塞鸿

    读音:sāi hóng

    繁体字:塞鴻

    意思:(塞鸿,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

  • 孤怀

    读音:gū huái

    繁体字:孤懷

    意思:(孤怀,孤怀)

     1.孤高的情怀。
      ▶唐·孟郊《连州吟》:“孤怀吐明月,众毁烁黄金。”
      ▶宋·曾巩《回枢密侍郎状》:“孤怀易感,重谊难忘。”

  • 寄应

    读音:jì yìng

    繁体字:寄應

    意思:(寄应,寄应)
    谓在寄居地参加科举考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乡贡》:“尔来乡贡渐广,率多寄应,故不甄别于榜中。”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己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