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茸草色变枯荄,簌簌寒梅落径苔。
                        
                         
                            
意思:茸茸草色变枯根,簌簌落经苔冷梅。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豫章早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茸茸草色变枯荄,簌簌寒梅落径苔》是一首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色变枯、寒梅落径、山顶雪景、水边风声等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春天的留恋。
首联“茸茸草色变枯荄,簌簌寒梅落径苔”,通过描述草色变枯、寒梅落径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逝去。茸茸的草色,原本是春天的象征,而现在却变成了枯荄,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寒梅落径,梅花的飘零也暗示着春天的离去。这些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和无常。
颔联“山顶雪惟朝北在,水边风已自东来”,进一步描绘了山和水上的景象。山顶的雪只朝北面,意味着北风已经吹过,春天即将离去;水边的风已经从东方吹来,暗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颈联“不须银管催莺出,便好珠帘为燕开”,作者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春天能够自然地离去,不需要用银管催促莺鸟出巢;他希望燕子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不需要人为地打开珠帘。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见说岭南春更早,桃花流水胜天台”,作者通过描述岭南的春天比这里更早,桃花流水的景色胜过天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里的天台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方,而岭南则是春天更早的地方。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