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楼》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意思:一记自己能追正始,三闲谁与续咸平。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竹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描绘了小楼的高耸入云,仿佛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竹子作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这里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坚韧和毅力。而“平分”一词则表达了楼高如建瓴之势,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描绘了登高临远的景色,可以看到云城堞,晴江清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敬仰。这里提到了正始、咸平两个时期,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敬仰。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最后一句描绘了涛声日日如烟落,仿佛可以听到焚香读易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敬仰,给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咸平

    读音:xián píng

    繁体字:鹹平

    意思:和平;太平。
      ▶《宋史•乐志七》:“锡以蕃祉,永保咸平。”

    解释:1.和平;太平。

    造句:

  • 正始

    读音:zhèng shǐ

    繁体字:正始

    意思:
     1.正其始。
      ▶《文选•卜商<毛诗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刘良注:“正始之道,谓正王道之始也。”
      ▶《国语•

  • 一记

    引用解释

    方言。表数量。犹一下,一次。多用于打、拍、踢等动作。《荡寇志》第二回:“孩儿又不当真要结果他,爹爹不许我动手,一记也不曾上身,太便宜了这厮!” 茅盾 《子夜》十一:“ 赵伯韬 笑声住了,就是一脸的严肃,霍地站起来,在 刘玉英 肩头猛拍一记。” 翁澜前 《国脚容志行》:“他善于合作,常常以一记妙传来强化比赛的节奏,大大地开拓了进攻的路子

  • 追正

    读音:zhuī zhèng

    繁体字:追正

    意思:后来加以改正。
      ▶《后汉书•皇后纪下论》:“初平中,蔡邕始追正和熹之謚。”

    解释:1.后来加以改正。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