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胡子游学正》 愚氓惑幻说,往往堕坑阱。

愚氓惑幻说,往往堕坑阱。

意思:愚昧百姓迷惑幻说,往往落入陷阱。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送胡子游学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儒家思想的捍卫和倡导,对道家思想的批判和对其他宗教、迷信的批评。 首先,诗中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批判,指出人们盲目追求道教、佛教等其他宗教信仰,忽视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儒家思想是自古以来一直正确的,是唯一正统的思想体系。 接着,诗人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道家思想中的“长生”、“夺天命”等观念是错误的,是对生命的误解和滥用。他认为轮回不是真实存在的,是对生命的误解和迷信。 然后,诗人对巫觋、禳禜等迷信行为进行了批评,指出这些行为是可鄙的,愚昧的人们往往被这些幻说所迷惑,陷入陷阱。 最后,诗人对那些“身出家”,但仍然追求婚姻、酒肉、鬼神等迷信行为的人进行了批评,指出这些人只是表面上的出家,实际上内心仍然追求世俗的欲望和享乐,这是可鄙的。 诗人强调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认为我们应该阅读尧舜至孔孟的书籍,追求内心的道德和修养,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形式和虚荣。在战乱之后,学校仍然存在,这是值得庆幸的。诗人呼吁那些处于贫困中的人们,应该默默忍受饥寒,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奢华和虚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坚定信仰和对其他宗教、迷信的批判态度,强调了内心的道德和修养的重要性。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俗徒纷云云,章甫殊不竞。
不竞何以故,无奈二氏横。
予曰实不然,请各言其行。
开辟古至今,儒道独也正。
柱史玄牝门,专气保清净。
末流诡长生,妄欲夺天命。
灵山见作用,误认气为性。
轮回岂有之,怪缪莫究竟。
两俱可鄙者,巫觋事禳禜。
愚氓惑幻说,往往堕坑阱。
既曰身出家,粉黛侈婚娉。
岂不交鬼神,酒肉厌羶醟。
此曹浪夸毗,内衰外徒盛。
吾侪读何书,尧舜至孔孟。
抢攘干戈后,学校幸未屏。
穷者伏闾阎,甘忍饥寒并。

关键词解释

  • 愚氓

    读音:yú méng

    繁体字:愚氓

    英语:fool

    意思:愚民;愚昧之人。
      ▶清·恽敬《文昌宫碑阴录》:“本朝承平既久,上下以休养为福,愚氓积煽,遂盗兵戈。”
      ▶毛泽东《七律•和郭

  • 往往

    读音:wǎng wǎng

    繁体字:往往

    短语:反复 数 勤 高频 三番五次 迭 亟 屡次三番 频 累 屡屡 屡次 屡 多次 再三 累累

    英语:often

  • 坑阱

    读音:kēng jǐng

    繁体字:坑阱

    意思:(参见阬阱)

     1.犹陷阱。
      ▶清·李渔《凰求凤•翻卷》:“非聘,被人勾引入天台,原不是自投坑阱。”
      ▶晋·潘岳《西征赋》:“儒林填于坑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