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式圭郭晴湖徐燕谋熙载诸君招集有怀张挺生》 暂借群居慰孤愤,犹依破国得全身。

暂借群居慰孤愤,犹依破国得全身。

意思:暂时借群居慰问孤愤,还根据破国能保全性命。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陈式圭郭晴湖徐燕谋熙载诸君招集有怀张挺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忧郁色彩的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人生聚散,国家破败的深深忧虑和感慨。 首联“苍生化冢海扬尘,尚喜樽前聚故人”,以一种历史长河和宇宙苍茫的视角展开,将读者引入一个广阔而深沉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诗人尚能在酒樽前与故人相聚,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慰藉,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暂借群居慰孤愤,犹依破国得全身”,诗人以“暂借”和“犹依”表达了他在困厄中的无奈和坚韧。虽然国家破败,但诗人仍然坚守,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颈联“解忧醇酒难为力,遭乱文章倘有神”,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助和困惑。醇酒虽然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但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而文章,也许可以传达心声,表达情感,但在乱世之中,又能有何作为呢? 尾联“张俭望门憔悴甚,并无锥卓是真贫”,这里诗人用典,借用了历史人物张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在困苦中的坚守和坚韧。没有锥子卓子,才是真正的贫穷,这意味着在精神层面的贫穷远比物质层面的贫穷更为可怕。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坚韧和执着,以及对友情、国家、人生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苍生化冢海扬尘,尚喜樽前聚故人。
暂借群居慰孤愤,犹依破国得全身。
解忧醇酒难为力,遭乱文章倘有神。
张俭望门憔悴甚,并无锥卓是真贫。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孤愤

    读音:gū fèn

    繁体字:孤憤

    英语:fatherless anger

    意思:(孤愤,孤愤)
    韩非所着的书篇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

  • 群居

    读音:qún jū

    繁体字:群居

    英语:infest

    意思:众人共处。
      ▶《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

  • 全身

    读音:quán shēn

    繁体字:全身

    英语:from head to foot

    意思:
     1.保全生命或名节。
      ▶《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