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踏莎行·声迹随风》 日理丝机,宵拈针线。

日理丝机,宵拈针线。

意思:天理丝机,晚上拿出针线。

出自作者[宋]陈德武的《踏莎行·声迹随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首先,诗的开头,“声迹随风,浪痕如霰”,描绘了浪花拍打海岸的场景,声音随风而去,浪花的痕迹如雪般散落。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仿佛作者的心境也如同这浪花一样,既有随风的自由,又有散落的坚韧。 “蓝桥路远无由见。黄昏肠断倚阑时,看看数尽南飞雁。”这里,作者借蓝桥的远距离,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心爱的人相见的心情。黄昏时分,作者倚栏远望,看着南飞的雁,心中的思念和忧虑如同断肠一般。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日理丝机,宵拈针线。春秋不管莺和燕。”这里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他白天处理家务,晚上则缝制衣物。这种平淡的生活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思念。春秋季节,莺燕飞舞,作者却无心欣赏,因为他心中只有思念和牵挂。 “欲将心事诉佳期,回文直上金銮殿。”最后,作者终于决定要把心事告诉心爱的人。这里的“回文”可能指的是回文诗或者回文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心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它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声迹随风,浪痕如霰。
蓝桥路远无由见。
黄昏肠断倚阑时,看看数尽南飞雁。
日理丝机,宵拈针线。
春秋不管莺和燕。
欲将心事诉佳期,回文直上金銮殿。
作者介绍
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关键词解释

  • 针线

    读音:zhēn xiàn

    繁体字:針綫

    英语:needlework

    意思:(针线,针线)
    亦作“针綖”。亦作“鍼线”。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太宗常赐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