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贡士会试京师》 乃知儒术王政本,至此正赖扶倾颠。

乃知儒术王政本,至此正赖扶倾颠。

意思:才知道儒学王政的根本,到这正是靠着扶倾颠。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贡士会试京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国家文治百年的赞美,以及对有志之士为国家复兴的期待。诗中描绘了国家文治下的贤能之士为国家出谋划策,为国家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国家付出生命的英勇之士的敬意和缅怀。 首联“国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赉皆知天”,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文治百年的感慨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有志之士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期望。 颔联“南宫坐试二三策,能使海内无遗贤”,描绘了贤能之士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和赞美。 颈联“院门晨开官烛烂,白袍鹄立人五千”,描绘了官僚机构中众多贤能之士的身影,表达了作者对他们为国家付出的敬意和感激。 随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典故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看法和对有志之士的期待。他强调了儒术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为儒术是王政的根本,只有依靠儒术才能扶危救难。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国家付出生命的英勇之士的敬意和缅怀。 最后,作者对那些潜藏于草莱之中的有志之士表示了同情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文治的赞美和对有志之士的期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国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赉皆知天。
南宫坐试二三策,能使海内无遗贤。
院门晨开官烛烂,白袍鹄立人五千。
上谈礼乐祖姬孔,下议制度轻雠玄。
临轩曾看宰相贺,云间尽见当胪传。
看花或骑太仆马,锡宴每给司农钱。
登朝出牧知几辈,冠佩剑纷相联。
迩来国运属中圯,争慕死节羞生全。
浔阳老守血洒地,甬东大将魂沉渊。
乃知儒术王政本,至此正赖扶倾颠。
诸生区区抱遗籍,草莱窜亡亦可怜。
南方上公境独治,鹿鸣更欲兴宾筵。
张君几年客夜雨,古檠空案亲韦编。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王政

    读音:wáng zhèng

    繁体字:王政

    意思:
     1.国君的政令。
      ▶《礼记•丧大记》:“王政入于国。”
      ▶孔颖达疏:“王政入于国者,谓王政令之事入于己国也。”
      ▶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

  • 儒术

    读音:rú shù

    繁体字:儒術

    英语:Confucian learning

    意思:(儒术,儒术)
    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墨子•非儒下》:“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曰:‘毋逐奔,揜函

  • 至此

    读音:zhì cǐ

    繁体字:至此

    造句:

  • 倾颠

    引用解释

    跌倒;倾覆。 宋 梅尧臣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诗:“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明 高启 《送张进士会试》诗:“廼知儒术王政本,至此尚赖扶倾颠。”

    读音:qīng diā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