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花前玉斚飞,那知辜负隔年期。
意思:准备花前玉斚飞,那知道辜负隔年期。
出自作者[宋]廖行之的《和武公望催梅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准拟花前玉斚飞,那知辜负隔年期》。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期待中的场景,但是最终未能如愿的遗憾。
首句“准拟花前玉斚飞”,诗人似乎已经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期待着在花前与心爱的人儿共饮,期待着美好时光的来临。这里的“准拟”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期待和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因为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那知辜负隔年期”一句,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失望和遗憾。原本期待已久的时刻,却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未能如愿,这无疑是一种深深的辜负。这里的“隔年期”可能指的是长久的等待,也可能暗示着某种无法预料的变故或错过。
“枝头未报春来信”,诗人在描绘未能如愿的场景之后,又转向了另一个意象——枝头的花蕾。它们尚未报春,意味着春天还未到来,但诗人却已经失去了等待的机会。这里的花蕾就像诗人心中的期待一样,静静地待在枝头,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但最终却未能如愿。
“闲却西湖处士诗”,最后一句诗人巧妙地借用了西湖处士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无奈。西湖处士常常用来指代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被赏识的人。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说自己的才华被辜负,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期待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失望。诗中的意象和典故都充满了情感和寓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