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见可过书院》 看山亦何有,要落渔樵叟。

看山亦何有,要落渔樵叟。

意思:看山也有什么,要落渔人樵夫。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同见可过书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表达了作者对湘中景色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远山未释云,近山复垂雨。清风飒然下,吹落何处所。”描绘了湘中山脉的壮丽景色,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近处的山峰又在下雨一般,生动地表现了湘中雨雾蒙蒙的景象。而“清风飒然下”一句,则描绘了清风吹拂的场景,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颔联“虽为湘中客,湘西不屡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在湘中,但心却常常向往湘西的情景。作者对于湘中景色虽然喜爱,但也有所节制,不能长久留恋。 颈联“晨舟冒雨过,晚櫂乘风回。”描绘了作者乘船渡湘的情景,早晨冒雨出发,晚上乘风归来,表现出作者对湘中生活的热爱和不舍。 尾联“看山亦何有,要落渔樵叟。”表达了作者看山时的心态,认为看山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有渔樵老人才会真正欣赏山的美丽。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见解。 最后两联涉及到了作者对于绘画的喜爱和期望,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湘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艺术的追求,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远山未释云,近山复垂雨。
清风飒然下,吹落何处所。
虽为湘中客,湘西不屡来。
晨舟冒雨过,晚櫂乘风回。
看山亦何有,要落渔樵叟。
我虽甚爱之,可暂不可久。
吾弟之于画,赵遥殆能事。
好作渡湘图,他时寄离思。

关键词解释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亦何

    读音:yì hé

    繁体字:亦何

    意思:何其;多么。
      ▶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阙之徒,知其所云为哉!”唐·杜甫《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方文《宋遗民咏•赵子

  • 樵叟

    读音:qiáo sǒu

    繁体字:樵叟

    意思:打柴的老翁。
      ▶唐·沈佺期《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唐·王昌龄《题灞池》诗之一:“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清·李渔《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