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徐吉父学士》 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

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

意思:闻道承明正压直,什么时候来伴访山家。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寄徐吉父学士》

全文赏析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在卧龙山上饮酒作乐的诗篇。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摘黄花,饮酒作乐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句“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诗人以卧龙山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摘黄花的情景。这里的“卧龙山”可能是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西风”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为接下来的“醉帽斜”做了铺垫。诗人与友人在山上饮酒作乐,醉意朦胧,帽子也歪斜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欢乐和放纵。 “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夸”,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他们当日已经享受到了世间的欢乐,但这些欢乐却没有被人传到画中,让后人也能欣赏到。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自嗟”,诗人低头沉思,思考着现在的生活与过去有什么不同。诗人虽然身患疾病,感到痛苦,但他仍然保持乐观,强颜欢笑。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两句“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听说友人在承明殿厌烦直谏,希望有朝一日能来陪伴自己访山家。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卧龙山上饮酒作乐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诗人的乐观、坚韧和豁达精神令人敬佩,他的情感和思考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
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夸。
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自嗟。
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

关键词解释

  • 承明

    读音:chéng míng

    繁体字:承明

    意思: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刘向《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山家

    读音:shān jiā

    繁体字:山家

    意思:
     1.山野人家。
      ▶《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太极殿前作虎视。”
      ▶唐·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