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期不来,值此风雨夕。
意思:有客人约定不来,在这风雨夕。
出自作者[明]王问的《怅陈山人不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寂寂复寂寂,山深无行迹。有客期不来,值此风雨夕。斋中阙晤言,阴虫鸣四壁。出门还入门,黯黯烛光灭。》是一首描绘夜晚山中寂静场景的诗,它通过描绘环境的静谧、客人的未至以及阴虫的鸣叫等元素,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的情感。
首两句“寂寂复寂寂,山深无行迹。”描绘了夜晚山中的静谧,没有一丝声音,仿佛一切都被寂静吞噬。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行走在山中的道路,但因为夜色的深沉,他无法看到前方的路。这种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深邃、神秘且孤独的夜晚山林。
接下来的两句“有客期不来,值此风雨夕。”描绘了诗人期待着客人的到来,但客人却没有如期而至。这使得原本就孤独的夜晚更加寂寞。此时正逢风雨交加的夜晚,这种天气使得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斋中阙晤言,阴虫鸣四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山中的寂静,除了阴虫的鸣叫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独自在斋中,无法与他人交谈,只能独自面对这种寂寞和孤独。
最后两句“出门还入门,黯黯烛光灭。”描绘了诗人在斋外徘徊,最终黯黯的烛光熄灭,他回到了斋中。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他既想逃离这种孤独的环境,但又无法摆脱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山中的静谧、孤独和寂寞,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感。这种情感通过环境的描绘和诗人的行动表现出来,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