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夫子 其三》 孤镫厌听梧桐雨,偏送愁声渍泪痕。

孤镫厌听梧桐雨,偏送愁声渍泪痕。

意思:我讨厌听梧桐雨灯,一部分送愁声浸泡泪痕。

出自作者[清]章有湘的《哭夫子 其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日伤心静掩门,每因春草忆王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爱人的怀念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春日的寂静中,独自掩门,每每看到春草便想起曾经的恋人。空荡荡的闺房中,只有形影相伴,无人可问。满架的书籍虽然还在,但已无人共读,充满了寂寥之感。 诗的前两句“日日伤心静掩门,每因春草忆王孙”,通过描绘春日寂静、独自掩门的场景,表达出作者深深的哀伤和思念。春草是春天常见的景物,在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逝去爱人的思念之情。而“王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的恋人,他(她)已经离开人世,成为了诗人心中永远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空闺形影那堪问,满架图书今尚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空荡荡的闺房中,只有形影相伴,无人可问,只有满架的书籍还在,但已无人共读。这种孤独和寂寥之情,让人感到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最后两句“十六年前灵谷梦,三千里外杜鹃魂。孤镫厌听梧桐雨,偏送愁声渍泪痕。”则通过描绘过去的梦境和远方的声音,表达出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深怀念。灵谷梦可能是指逝去爱人在梦中的形象,而杜鹃魂则可能是指逝去爱人的声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让人感到无限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寂静的春日、空荡的闺房、过去的梦境和远方的声音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爱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哀伤和无奈,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和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日伤心静掩门,每因春草忆王孙。
空闺形影那堪问,满架图书今尚存。
十六年前灵谷梦,三千里外杜鹃魂。
孤镫厌听梧桐雨,偏送愁声渍泪痕。
作者介绍
章有湘,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字玉筐,字令仪,号竹(一作橘)隐,华亭(今上海市)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章简中举后授福建罗源知县,后其父抗清殉难。

关键词解释

  • 泪痕

    读音:lèi hén

    繁体字:淚痕

    英语:tear stains

    意思:(泪痕,泪痕)
    眼泪留下的痕迹。
      ▶南朝·梁简文帝《和萧侍中子显春别》之三:“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珮已相要。”

  • 梧桐

    读音:wú tóng

    繁体字:梧桐

    英语:(n) wutong tree (fermiana platanifolia), a lightweight and strong wood often used for musical instu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