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高咏菊尽(一作李山甫诗)》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意思:能消除造化多少力量,不接受阳光一点恩惠。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登高咏菊尽(一作李山甫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植物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挣扎,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篱畔霜前偶得存”,诗人描绘了植物在严霜之下偶然存活的场景,给人一种生命的脆弱和坚韧并存的奇妙感觉。“苦教迟晚避兰荪”,进一步表达了植物在生存竞争中的无奈和坚韧,它选择晚开晚熟,避开其他植物的竞争,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存策略。 “能销造化几多力”和“不受阳和一点恩”两句,诗人以植物自喻,表达了对生命力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他感叹生命的渺小和无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 “生处岂容依玉砌”和“要时还许上金樽”两句,诗人以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在特定环境下的无奈和坚韧。他描绘了植物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存,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要寻找生存的机会。 最后,“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两句,诗人以陶渊明自喻,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孤独的感慨。他感叹生命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植物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挣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敬仰,以及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的语言简洁而深刻,描绘生动而细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阳和

    读音:yáng hé

    繁体字:陽和

    英语:Duong Hoa

    意思:(阳和,阳和)

     1.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造化

    读音:zào huà

    繁体字:造化

    短语:

    英语:good luck

    意思:
     1.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

  • 几多

    读音:jǐ duō

    繁体字:幾多

    英语:how

    意思:(几多,几多)

     1.几许,多少。
      ▶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

  • 和一

    引用解释

    亦作“ 和壹 ”。 和合一致;和睦同心。《书·咸有一德》:“其难其慎,惟和惟一。”《礼记·三年问》:“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则於人,人之所以羣居和壹之理尽矣。”《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故国内和一,大小勠力。”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我们却只是决心要随‘自然’前进--不创造自创造,不和一自和一。”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