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不识巴江路,守着浓花哭过春。
意思:很多时候不知道巴江路,守着浓花哭过了春天。
出自作者[宋]周文璞的《寿星寺闻子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莫向空山恼病僧,暮云台殿异乡人》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一种寂静而悲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首句“莫向空山恼病僧,暮云台殿异乡人”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去打扰在深山中的病僧,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享受着内心的平静。然而,诗人自己却是一个异乡人,站在暮云笼罩的台殿前,身处陌生的环境。这是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
“多时不识巴江路,守着浓花哭过春”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处境。长时间没有离开过巴江的旅途,他迷失了方向,只能守着繁花似锦的景色,独自哭泣。这里的“守着浓花哭过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他无法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只能独自面对春天的美景,却无法享受其中的快乐。
整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助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诗中的“空山”、“暮云”、“异乡人”、“巴江路”等意象,都带有一种深深的寂寥和孤独感,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和过去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异乡生活和怀念过去的生活,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这种情感通过深情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得以表达,让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