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尊前示从事》 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

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

意思:州中案卷鱼鳞秘密,世界上军书竹节稠。

出自作者[唐]李建勋的《春日尊前示从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美景和人生感慨。 首句“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描绘了州府公务繁忙,如同鱼鳞般密集的案牍文书,以及边界上的军情紧迫,如同竹节般众多的军事文书。这反映了诗人身处官场,既要处理繁重的公务,又要关注边境的安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责任的承担。 “眼底好花浑似雪,瓮头春酒漫如油”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春景,繁花似锦,却如同雪花一般,而春酒香醇,却如同油一般漫延。这里既有对美好春景的描绘,也有对生活的享受和满足。 “东君不为留迟日,清镜唯知促白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虽然美好,但时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就像神祇东君不会为了留住春天而停留时间。这既是对时光的无奈感叹,也是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最后“最觉此春无气味,不如庭草解忘忧”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春天并没有给人带来什么特别的感受,反而让人更加感到生活的平淡无味。因此,他开始羡慕那些庭院的草,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忘忧来解脱生活的烦恼。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责任的承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
眼底好花浑似雪,瓮头春酒漫如油。
东君不为留迟日,清镜唯知促白头。
最觉此春无气味,不如庭草解忘忧。
作者介绍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南唐大臣 [1]  。(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年约八十一岁。

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李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案牍

    读音:àn dú

    繁体字:案牘

    英语:official documents or correspondence

    意思:(案牍,案牍)
    官府文书。
      ▶南朝·齐·谢朓《落日怅望》诗:“情嗜

  • 竹节

    读音:zhú jié

    繁体字:竹節

    意思:(竹节,竹节)

     1.竹子各段之间相连突出的部位。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
      ▶唐李洞《秋宿梓州牛头寺》诗:“诏

  • 鱼鳞

    读音:yú lín

    繁体字:魚鱗

    英语:scale

    意思:(鱼鳞,鱼鳞)

     1.鱼身上的鳞片。
      ▶《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王逸注

  • 上军

    读音:shàng jūn

    繁体字:上軍

    意思:(上军,上军)
    古代军队编制的称谓。古军制分上军、中军、下军,以中军为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
      ▶《国语•晋语一》:“十六年,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以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