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浮爽气,拄笏可揽结。
意思:有时浮爽气,撑着笏板可揽结。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终南积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诗,通过对终南山四季不衰的翠色、山川地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感受和向往。
首句“终南太古色,积翠无冬春。”描绘了终南山的整体形象,它被形容为“太古色”,这可能暗示了它的古老和庄重。而“积翠无冬春”则表达了终南山四季常青的景象,无论冬夏,它都保持着翠绿的颜色。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永恒和不变的感觉,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恒久欣赏。
“阳厓俯荆楚,阴壑开函秦。”这两句描绘了终南山的两面景色。阳厓是指向阳的山坡,这里俯视着荆楚大地。阴壑则是背阴的山谷,那里有打开的函秦。这种对比展示了终南山的地貌丰富多样,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碧树晓未分,苍苍散参辰。”这句描绘了山中的树丛,清晨时分,树丛还看不太清,但已经是一片翠绿,散布在参差错落的星辰之间。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也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下蟠蛰水龙,上有避世人。”这句描绘了山中的水龙和隐士。山下的水龙盘踞在地下,而山上有避世的隐士,他们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的宁静。这种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性的和谐统一,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有时浮爽气,拄笏可揽结。安得构精庐,谈经对松雪。”描绘了诗人对构建精庐的渴望,希望在那里与松雪对谈,诵读经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进一步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对经典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终南山的四季景色、地貌特征、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的热爱。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