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雨》 谁借长鞭策懒能,黄梅水涨舳舻通。

谁借长鞭策懒能,黄梅水涨舳舻通。

意思:谁借长鞭子懒能,黄梅水涨船只通行。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喜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黄梅》,作者通过描绘黄梅季节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谁借长鞭策懒能”中,“长鞭”暗示了时值黄梅季节,天气多雨,难以策马扬鞭。而“懒能”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天气的无奈和适应。这句诗描绘出一种典型的农耕生活,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谦逊和敬畏。 “黄梅水涨舳舻通”描绘了黄梅季节的典型景象——雨水丰沛,江面宽广,船只畅行无阻。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自然的适应和接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不知君子忧雨切”中的“君子”可以理解为作者本人或者他所代表的群体,而“忧雨切”则表达了对雨水增多的忧虑。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种担忧上,而是以“常在桑麻稼樯中”回应,表明他更关注的是农作物的生长和家中的生计,这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关注现实,积极面对,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找到生活的重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梅季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谦逊和敬畏,对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积极态度。这种融合了自然、生活和人生态度的诗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借长鞭策懒能,黄梅水涨舳舻通。
不知君子忧雨切,常在桑麻稼樯中。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黄梅

    读音:huáng méi

    繁体字:黃梅

    英语:yellow plum

    意思:(黄梅,黄梅)

     1.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隋·薛道衡《梅夏应教》诗:“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 舳舻

    读音:zhú lú

    繁体字:舳艫

    英语:convoy of ships, stem touching stern

    意思:(舳舻,舳舻)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
      ▶《

  • 鞭策

    读音:biān cè

    繁体字:鞭策

    短语:打气 劭 砥砺 勉 励

    英语:spur on

    意思:
     1.亦作“鞭筴”。马鞭子。
      ▶《礼记•曲礼上》:“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