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声甘州·物微生处远》 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

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

意思:动物微生处远,往返来,不但稻粱要求。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八声甘州·物微生处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是一首对生活和时局的感慨诗。 首联“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与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远离繁华、偏远生活的无奈和感慨。“非但稻粱求”一句,既表达了生存的需求,也隐含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 “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战乱时局的无奈和忧虑。 “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环境的平静和坚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和时局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坚韧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至于“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等句,则是对流离失所、四处奔波的生活的描绘,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最后,“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等句,则是对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感慨,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忧虑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时局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物微生处远,往还来、非但稻粱求。
似爱长安日,怕阴山雪,善自为谋。
个里幸无鸣镝,随意占沙洲。
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昔到衡阳回去,今随阳避地,遍海南头。
与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
未得云中消息,登望乡台了又登楼。
江天阔,几行草字,字字含愁。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微生

    读音:wēi shēng

    繁体字:微生

    意思:
     1.细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唐·骆宾王《萤火赋》:“彼翾飞之弱质,尚矫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踬,独宛颈以触笼。”
      ▶唐·李商隐《过楚宫》诗:“微生尽恋

  • 往还

    读音:wǎng huán

    繁体字:往還

    英语:contacts

    意思:(往还,往还)

     1.往返;来回。
      ▶《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清·

  • 非但

    读音:fēi dàn

    繁体字:非但

    短语:不光 不独 不只

    英语:not only

    意思:不仅;何况。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以万不及一之时,求百不一遇

  • 生处

    读音:shēng chù

    繁体字:生處

    意思:(生处,生处)

     1.生长的地方。
      ▶唐·李咸用《苔》诗:“几年风雨迹,叠在石孱颜。生处景长静,看来情尽闲。”
      ▶金·元好问《野谷道中怀昭禅师》诗

  • 还来

    读音:hái lái

    繁体字:還來

    英语:come again; still come; return

    意思:(还来,还来)
    归来,回来。
      ▶《楚辞•天问》:“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 稻粱

    读音:dào liáng

    繁体字:稻粱

    意思:稻和粱,谷物的总称。
      ▶《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史记•礼书》:“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
      ▶南朝·宋·鲍照《野鹅赋》:“空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