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意思:拿着剑里去,孤城辽海东部。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是一首描绘壮志豪情的诗篇,表达了作者仗剑远行的决心和壮志,以及对辽海孤城的向往。 首两句“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直接描绘出诗人的远行和目的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万里之行,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而“孤城辽海东”则表达了诗人对辽阔海东的向往,象征着诗人的雄心壮志。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景象,旌旗在落日下显得愁苦,鼓角在风中响起,显得悲壮。这里既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即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忧虑。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和平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投身军旅,投策拜元戎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勇敢。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远行、边疆的景象、和平的向往和投身军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辽海

    读音:liáo hǎi

    繁体字:遼海

    意思:(辽海,辽海)

     1.辽东。泛指辽河以东沿海地区。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虽园绮之栖商洛,管宁之默辽海,方之于秀(谯秀),殆无以过。”
      ▶《魏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仗剑

    读音:zhàng jiàn

    繁体字:仗劍

    英语:rest one\'s hand on the sword; hold a sword

    意思:(仗剑,仗剑)
    持剑。
      ▶《史记•淮阴侯列

  • 海东

    读音:hǎi dōng

    繁体字:海東

    意思:(海东,海东)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日本。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