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胡处士》 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

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

意思:当看到凌云说,方知遮掩夜台。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哭胡处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个隐居者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隐居者在等待诏书来时的期待和无助,以及见到凌云说后的惊讶和感慨。这里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因为人们往往无法预知未来的变化,而当变化发生时,人们又往往感到惊讶和无助。 其次,诗中提到了白衣归北路,暗示了隐居者将离开隐居之地,开始新的生活。这表明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人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最后,诗中提到了“玄造亦遗才”,这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在这里,“玄造”指的是自然之道,“遗才”则是指给予人们的智慧和能力。诗人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之道,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不是过分追求名利和权力。 最后两句“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是对诗歌价值的肯定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人认为,当一个国家失去君主后,诗歌的价值会更加凸显出来,因为诗歌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考,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如何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隐喻和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诗歌价值的肯定和对人生的反思。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
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
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
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凌云

    读音:líng yún

    繁体字:凌雲

    短语:最高 危 峨 参天 嵩

    英语:reach the clouds

    意思:(参见凌云,凌云)

    近义

  • 夜台

    读音:yè tái

    繁体字:夜檯

    解释:1.坟墓。亦借指阴间。

    详细释义:坟墓。因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故称为『夜台』。唐?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聊斋志异?卷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