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朝》 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意思:圣人之道逍遥又什么事,希望将巴曲赞安康。

出自作者[唐]杨巨源的《早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宫廷生活的诗,通过对宫廷钟声、宫殿、朝拜和圣道的赞美,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对太平盛世的赞扬。 首句“钟声清禁才应彻,漏报仙闱俨已开。”描绘了宫廷的早晨,钟声响起,清脆而悠扬,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仙宫的门前已经开启,暗示着宫廷生活的有序和规律。 “双阙薄烟笼菡萏,”和“九成初日照蓬莱。”两句描绘了宫廷建筑的美丽和阳光的明媚,薄雾笼罩着宫殿,荷花盛开,初升的阳光洒在蓬莱仙岛,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和祥和气氛。 “朝时但向丹墀拜”和“仗下方从碧殿回。”描绘了宫廷朝拜的场景,人们向宫殿前行的台阶行礼,跟随仪仗队进入宫殿,体现了宫廷的庄重和礼仪。 最后两句“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表达了诗人对圣道的敬仰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通过赞美和歌颂来推动社会进步,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宫廷的庄重和礼仪,以及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钟声清禁才应彻,漏报仙闱俨已开。
双阙薄烟笼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莱。
朝时但向丹墀拜,仗下方从碧殿回。
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关键词解释

  • 圣道

    引用解释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

  • 巴曲

    读音:bā qǔ

    繁体字:巴曲

    意思:巴地民间歌曲。
      ▶唐·杜甫《社日》诗:“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
      ▶唐·白居易《发白狗峡》诗:“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 逍遥

    解释

    逍遥 xiāoyáo

    [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引用解释

  • 曲赞

    读音:qǔ zàn

    繁体字:曲贊

    意思:(曲赞,曲赞)
    多方赞助。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议者以钧之仁,感通神明,故为曲赞一春之盛,而成终身之美。”

    解释

  • 康哉

    读音:kāng zāi

    繁体字:康哉

    意思:《书•益稷》:“﹝皋陶﹞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歌词称颂君明臣良,诸事安宁。后遂以“康哉”为歌颂太平之词。
      ▶晋·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协心毗圣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