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相和歌辞·采莲曲》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意思:
浅水滩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相和歌辞·采莲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它以荷花和菱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首句“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两个不同的水景:浅渚上荷花繁盛,深塘里菱叶稀疏。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自然美景的满足和自豪,不愿邀请他人共享这种乐趣。这种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的独立和自信。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这两句描绘了广袤的水域景象,没有人为的痕迹,只有自然的力量在其中展现。这种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广阔和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这两句描绘了水中的奇异景象,海童在水面上的低语,鲛人在水底的世界。这种描绘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奇幻色彩。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大雁不时地隐藏在船下,新荷又覆盖了整个湖泊。这种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无论贤愚都不在诗人考虑之列。这种表达展现了诗人的超脱和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欣赏和超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哲理,即自然的美景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赏的,而人生的贤愚并不重要。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相关句子
人似荷花,笑隔荷花语。
-- 出自《苏幕遮·远迎风》作者:[宋]赵必?
年年把酒对荷花,颜色比、荷花更好。
-- 出自《鹊桥仙·日长槐夏》作者:[宋]无名氏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 出自《采莲曲》作者:[宋]何应龙
春风笑隔荷花面,面对荷花更可耿。
-- 出自《采莲曲》作者:[宋]张玉孃
桥剪荷花两段开,荷花留我不容回。
-- 出自《荷桥暮坐三首》作者:[宋]杨万里
临浅渚。
--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马熙
郁郁长堤土,离离浅渚毛。
-- 出自《白日丽江皋》作者:[唐]陈昌言
野田行瘦马,浅渚聚群鸿。
-- 出自《壕上》作者:[宋]赵师秀
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
-- 出自《晚泊梁子湖》作者:[近代]宋教仁
浅渚孤舟泊,深山匹马迟。
-- 出自《送别(二首)》作者:[明]董少玉
浅渚莲子满,深潭荷叶稀。
-- 出自《采莲曲》作者:[明]赵瑗妾
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疏。
-- 出自《采莲词》作者:[唐]储光羲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 出自《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作者:[唐]冯延巳
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
-- 出自《都尉山亭》作者:[唐]杜审言
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
-- 出自《都尉山亭》作者:[唐]杜审言
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
-- 出自《江王太妃挽歌》作者:[唐]上官仪
叶疏犹漏影,花少未流芳。
-- 出自《送刘散员同赋得陈思王诗山树郁苍苍》作者:[唐]许敬宗
柴门槿叶疏,卧看人来往。
-- 出自《闲居寄沈伯和博士(时伯和将之京应贡举)》作者:[明]归子慕
润深水不滋,短叶疏而黄。
-- 出自《以水石菖蒲赠谷堂孙漕》作者:[唐]徐珩
秋老欣禾熟,林寒觉叶疏。
-- 出自《三用韵十首》作者:[宋]杨公远
林叶疏逾响,山云薄易消。
-- 出自《秋晚》作者:[宋]滕岑
诗句原文
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
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
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
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
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荷花
解释
◎
荷花
héhuā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