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
意思:半夜鹤声残梦里,还对琴曲洞房之间。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从剡溪至赤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是一首优美的夜宿山水的诗篇,它以灵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幽雅的山水画面。
首句“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中,“灵溪”是地点,诗人在此夜宿溪边,“接灵山”则进一步描绘了灵溪的地理位置,诗人与灵山近在咫尺。而“窈映高楼向月闲”则描绘了灵溪夜晚的景色,高楼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静谧。此句中的“窈”字用得巧妙,它形象地描绘了灵溪夜晚的深远、幽暗,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深度和神秘感。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灵溪夜宿时的感受。“夜半鹤声残梦里”描述了深夜时分,鹤的叫声划破宁静的夜晚,将诗人从梦中唤醒。这里的“鹤声”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使得诗歌的主题——夜宿山水,更加鲜明。“犹疑琴曲洞房间”则描绘了诗人醒来后,似乎还能听到琴曲的声音,让他误以为是在自己的房间中。这里的“琴曲”和“洞房间”都是典型的中国诗歌意象,它们象征着宁静、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深欣赏和陶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静谧、幽雅的夜宿山水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