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无相大伽蓝,莫问前三与后三。
意思:安居无相大佛寺,莫问前三和第三。
出自作者[宋]释洵的《偈二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安居无相大伽蓝,莫问前三与后三。
个里不容生一念,龙蛇猿鸟自相参。》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运用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清净,摒弃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
首句“安居无相大伽蓝”,将“安居”这一修行形式与“无相大伽蓝”相提并论,暗示了修行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无相。这里的“无相”并非指没有思想或情感,而是指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保持内心的清明。
“莫问前三与后三”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需要专注于当下,不被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所困扰。前三与后三是指修行中的前因后果、前世今生等超越当下的因素,修行者需要关注眼前的每一刻,不被这些因素所牵绊。
“个里不容生一念”中的“个里”指的是修行的场所,也就是内心。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需要在内心深处保持清净,不被任何杂念所干扰。这里的“一念”可以理解为一种世俗的欲望或执着,修行者需要将其从内心深处清除。
最后,“龙蛇猿鸟自相参”中的“龙蛇猿鸟”是四种象征性的形象,代表了自然的元素。这句诗暗示了修行者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参透。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是一种通过观察自然来领悟生命真谛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修行的场景和理念,表达了追求内心清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哲理。它鼓励人们关注当下的生活,摒弃杂念,与自然相互参透,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精神境界不仅适用于修行者,也适用于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