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上》 鸣髇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乾。

鸣髇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乾。

意思:在髇直上一千尺,天静没有风声更乾。

出自作者[宋]柳开的《塞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疆图景。诗人以鸣髇(一种古代乐器)的声音为引子,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和宁静。接着,诗人通过“碧眼胡儿三百骑”这一形象,表现了边疆地区的民族多样性和繁荣景象。最后,诗人以“尽提金勒向云看”一句,表达了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笔触豪放,意境开阔,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边疆景物的描绘,也传达了一种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鸣髇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乾。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作者介绍
柳开(948年-1001年),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北宋文学家。因官至如京使,世称柳如京。

柳开是开宝六年进士,历任州、军长官,殿中侍御史,提倡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命。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为宋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作品文字质朴,然有枯涩之病,有《河东先生集》。诗作现存八首。

关键词解释

  • 风声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聲

    短语:局势 事态 形势 局面 情势 风云 气候 态势 阵势

    英语:wind

    意思:(风声,风声)

     1

  • 鸣髇

    读音:míng xiāo

    繁体字:鳴髇

    意思:(鸣髇,鸣髇)
    响箭。
      ▶宋·苏轼《人日猎城南》诗:“忽发两鸣髇,相趁飞虻小。”
      ▶王文诰辑注引《唐韵》:“髇箭,即鸣镝也。”
      ▶清·姚燮《双鸩

  • 直上

    引用解释

    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 元 李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侯兴 与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