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玉汝遗油》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意思:眼睛必须借助外界光,日月不到低遮蔽住。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韩玉汝遗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书斋为背景,描绘了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首联“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作者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早晨,他沉浸在书的世界中,阅读着无数的纸张,吸收着前人的智慧;晚上,他又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颔联“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书斋的暗淡环境。白天有阳光照耀,书斋明亮如昼;而到了夜晚,书斋则变得黑暗,如同蟾蜍无法照亮的地方。这暗室象征着作者在知识海洋中探索时的孤独和困难。 颈联“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他需要借助外物——如日月的光辉——来照亮前行的道路,如同眼睛需要借助外界的光线才能看清事物。这表达了作者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不断探索知识的决心。 尾联“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或他人的期望。他希望有人能为他提供一盏明灯,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那就是“清油壶”。这盏灯可以照亮文字,使作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文字中的含义和智慧。 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探索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决心和勇气。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
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妇将膏发云鬓梳,缾底浊浓留脂车。
所益既如此,所感当何如。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不到

    读音:bú dào

    繁体字:不到

    英语:absent oneself from

    意思:
     1.不到达。
      ▶《诗•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
      ▶《儿女英雄传》第五

  • 目睛

    读音:mù jīng

    繁体字:目睛

    意思:眼珠。亦泛指眼睛。
      ▶汉·王充《论衡•书虚》:“今颜渊用目望远,望远目睛不任,宜盲眇。”
      ▶宋·欧阳修《勐虎》诗:“已死不敢近,目睛射余光。”
      ▶明·陈继儒

  • 外物

    读音:wài wù

    繁体字:外物

    意思: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龙逄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
      ▶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