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昝相公送锦被》 百幅锦帆风不动,绿湿红鲜盪春碧。

百幅锦帆风不动,绿湿红鲜盪春碧。

意思:百幅锦帆风不动,绿色湿红鲜荡春碧。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昝相公送锦被》

全文创作背景

《昝相公送锦被》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汪元量在南宋朝廷担任琴师的经历有关。南宋灭亡后,汪元量随同三宫粉黛被元兵掳掠到北方。十年后,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汪元量得以南归。在他离开的时候,一位名叫昝相公的官员送给他一床锦被,表达了深厚的情谊。汪元量因此创作了这首《昝相公送锦被》作为答谢和纪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都府主迎宾客,赠我蜀锦三百尺。
美人蔌蔌弄金梭,鸳鸯机上初成疋。
繁花乱蕊皆同心,艳卉中含杜鹃血。
玉妃如霜姑射仙,金刀剪破云霞缬。
为我裁成合欢被,细意密缝无线迹。
道人把玩色相射,银海光摇泪珠滴。
却忆故家初破时,绣龙画雉如砂石。
绮窗窈窕花离离,红妆万境娇无力。
百幅锦帆风不动,绿湿红鲜盪春碧。
纷华过眼一梦如,蜀锦呈绫复何益。
白茅安用红锦包,虎皮难以裹羊质。
只今卷锦还府主,心地了然无得失。
铜壶漏断银缸灭,昆仑影转初三月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春碧

    读音:chūn bì

    繁体字:春碧

    意思:
     1.春日碧绿色的景物。指春山、春水或春草等。
      ▶唐·李贺《难忘曲》:“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唐·温庭筠《谢公墅歌》:“朱雀航南绕香陌,谢郎东墅连春碧

  • 红鲜

    读音:hóng xiān

    繁体字:紅鮮

    意思:(红鲜,红鲜)

     1.红米;红稻。
      ▶唐·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仇兆鰲注:“江·浙人谓红米曰红鲜。”

  • 锦帆

    读音:jǐn fān

    繁体字:錦帆

    意思:(锦帆,锦帆)
    亦作“锦颿”。
     
     1.锦制的船帆。亦指有锦制船帆的船。
      ▶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炀帝幸江都……至汴,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綵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