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意思:壮年从英雄,后期突然颠委托。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

全文创作背景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与资政孙公相遇的时候,资政孙公已经退休七年,但此时又被召回朝廷任职。 诗中描绘了蔡襄与资政孙公在会亭相遇的情景,两人互相问候,谈论着彼此的近况。蔡襄对资政孙公的归来表示欢迎和祝贺,并称赞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蔡襄也表达了自己对资政孙公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两位文人之间的交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尊重前辈的精神。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
閒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
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
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
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雄豪

    读音:xióng háo

    繁体字:雄豪

    英语:hero

    意思:
     1.英雄豪杰。
      ▶《后汉书•卓茂传》:“建武之初,雄豪方扰,虓唿者连响,婴城者相望。”
      ▶晋·左思《魏都赋

  • 末路

    读音:mò lù

    繁体字:末路

    短语:窘境 泥沼 苦境 泥坑 困境

    英语:dead end

    意思:
     1.最后一段路程。
      ▶《战国策•秦策五》:“《诗

  • 壮年

    读音:zhuàng nián

    繁体字:壯年

    英语:prime of life

    意思:(壮年,壮年)
    壮盛之年。多指三四十岁。
      ▶南朝·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 自雄

    读音:zì xióng

    繁体字:自雄

    意思:自豪;自以为了不起。
      ▶明·方孝孺《赠王时中序》:“赵括以善兵自雄,一战而丧军杀将,犯兵法所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王即慨然诵近体一作,顾盼自雄。

  • 豪末

    引用解释

    毫毛的末端。喻微细之物。豪,通“ 毫 ”。《淮南子·原道训》:“是故贵虚者,以豪末为宅也。”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凡陛下所以减价者,非欲以与此小民争此豪末。”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疥虫》:“ 曹溪 金孟 常短视,离物寸许即模糊不辨,近则能察豪末,见人有疥者,輒为搜取其疥内虫云。”

    读音:

  • 颠委

    读音:diān wěi

    繁体字:顛委

    意思:(颠委,颠委)
    头和尾。
      ▶唐·柳宗元《钴鉧潭记》:“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盪击益暴。”

    解释:1.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