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坐》 春残尚絮袍,林屋气萧骚。

春残尚絮袍,林屋气萧骚。

意思:春残还絮袍,林屋气息诗人。

出自作者[明]沈周的《晚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残尚絮袍,林屋气萧骚》是一首描绘春天将尽时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春残尚絮袍,林屋气萧骚”中,诗人用“春残”点明时节,用“絮袍”形象地描绘出柳絮飘飞的景象,同时暗示春天的气息正在消散。在描述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林屋气萧骚”则进一步描绘了林间的气息,给人一种清冷、萧瑟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即将结束。 颔联“白日苦不夜,人生亦太劳”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白天过于漫长,夜晚却转瞬即逝,这是对光阴无常的感慨。而“人生亦太劳”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认为人生过于劳累,需要适当的休息和反思。 颈联“泥花方失势,雨笋漫争高”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泥巴里的花虽然失去了地位,但雨后的竹笋却争相高涨,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叹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尾联“小酌仍观物,新醅惬老饕”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小酌一杯,欣赏周围的事物,新酿的酒让老饕感到满足。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平静、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光阴、生命力的赞叹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残尚絮袍,林屋气萧骚。
白日苦不夜,人生亦太劳。
泥花方失势,雨笋漫争高。
小酌仍观物,新醅惬老饕。

关键词解释

  • 林屋

    读音:lín wū

    繁体字:林屋

    意思:山名。道教十大洞天之一。在江苏·吴县·洞庭西山(古称包山)。周围四百里,号称“元神幽虚之洞天”。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洞庭山有宫五门,东通林屋,西达蛾眉,南接罗浮,北连

  • 春残

    引用解释

    春将尽。 唐 王建 《谢田赞善见寄》诗:“自知酒病衰肠怯,遥怕春残百鸟凌。” 五代 齐己 《蝴蝶》诗:“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宋 陆游 《南郑马上作》诗:“ 南郑 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嶸。”

    读音:chūn cán

  • 萧骚

    读音:xiāo sāo

    繁体字:蕭騷

    意思:(萧骚,萧骚)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五代·齐己《小松》诗:“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宋·欧阳修《呈元珍表臣》诗:“披条泫转清晨露,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