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池上小宴问程秀才》 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

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

意思:停杯一问苏州客人,如何吴淞江上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池上小宴问程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洛下林园好自知》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下林园的美丽景致,以及江南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首联“洛下林园好自知,江南境物暗相随。”描绘了洛下林园的美景,林园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人心旷神怡。而江南的景物也如同影子一样,随着林园的美景而存在,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洛下林园的美妙之处,同时也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颔联“净淘红粒罯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继续描绘林园中的美食,红粒的香米饭被淘净后,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紫色的鱼肉薄片和绿色的水葵一起烹制,更是美味无比。这一联通过美食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林园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食的喜爱之情。 颈联“雨滴篷声青雀舫,浪摇花影白莲池。”描绘了江南雨景和白莲池的美景。青色的船篷在雨中滴水声声,如同美妙的音乐;白莲池中的花影随着波浪摇曳生姿。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南雨景和白莲池的美妙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之情。 尾联“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诗人停下了手中的酒杯,向苏州客询问:在这美好的洛下林园中,和你曾经在吴松江上度过的时光相比,有何不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洛下林园的美妙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洛下林园和江南美景的描绘和美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向往和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生动的描写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下林园好自知,江南境物暗相随。
净淘红粒罯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
雨滴篷声青雀舫,浪摇花影白莲池。
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松江

    读音:sōng jiāng

    繁体字:鬆江

    意思:吴淞江的古称。
      ▶唐·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松江》:“唐人诗文称松江者,即今吴江县地,非今松江府也。

  • 苏州

    读音:拼音:sū zhōu 五笔:alyt

    苏州的解释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

    词语分解

    • 苏的解
  • 上时

    读音:shàng shí

    繁体字:上時

    意思:(上时,上时)
    最合适的时令。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内攫部

  • 停杯

    读音:tíng bēi

    繁体字:停杯

    意思:谓停止饮酒。
      ▶三国·魏·曹丕《秋胡行》之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隋·杨素《赠薛内史》诗:“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
      ▶

  • 一问

    读音:yī wèn

    繁体字:一問

    意思:(一问,一问)

     1.问候一次。
      ▶《礼记•内则》:“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
      ▶《管子•入国》:“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