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别僧永肩》 何如伯升云水去,万劫不磨一点真。

何如伯升云水去,万劫不磨一点真。

意思:为什么像伯升说水离开,万劫不磨一点真。

出自作者[宋]邓肃的《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别僧永肩》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超脱尘世、永恒真实的精神境界。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理想人格和人生哲理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的“号寒啼饥自聒耳,火中莲花那著水”,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生活的艰辛和虚幻,以及追求真理的决心。莲花生于水中,象征着清净和智慧,而火中的莲花则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智慧和觉悟。 “超然不复顾尘寰,空色两冥舍利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漠和超越,以及对空寂和色彩的冥合,即对真理的追求。 “冠巾贾岛齿平人,当时仅免退之嗔”这两句诗则是对贾岛的描述,贾岛是唐代诗人,以苦吟诗人著称。这里诗人用贾岛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何如伯升云水去,万劫不磨一点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伯升的羡慕,伯升意指隐逸之士。伯升远离尘世,云游四海,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自由和永恒的精神追求。 最后,“公今更恐情难绝,泛作飞蓬谋未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担忧和对自由的渴望。飞蓬是一种随风飘荡的植物,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这里诗人用飞蓬来比喻自己的人生追求,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恐惧。 整首诗充满了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其他人的评价,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号寒啼饥自聒耳,火中莲花那著水。
超然不复顾尘寰,空色两冥舍利子。
冠巾贾岛齿平人,当时仅免退之嗔。
何如伯升云水去,万劫不磨一点真。
公今更恐情难绝,泛作飞蓬谋未拙。
挽袖牵裳浩不回,当知若人是真铁。

关键词解释

  • 何如

    读音:hé rú

    繁体字:何如

    英语:how about

    意思:
     1.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
      ▶《新

  • 云水

    读音:yún shuǐ

    繁体字:雲水

    英语:Unsu

    意思:(云水,云水)

     1.云与水。
      ▶唐·杜甫《题郑十八着作丈故居》诗:“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