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送杨明叔》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意思:徘徊鬼又来,再搭船家的孩子。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重送杨明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劝诫。 首先,诗中描绘了友人将要离开会稽,作者对其离别场景进行了描述,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接着,作者对会稽的美景进行了描绘,以此赠送给友人,希望他在路上能够欣赏这些美景。 其次,作者希望友人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教训,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娱乐。作者希望友人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建议,并希望友人能够认真对待这些建议。 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友人在淮河渡船时遭遇的诡异事件,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劝诫。作者提醒友人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相信鬼神之说,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惊吓和伤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劝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会稽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
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
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
船儿傍舷回,走若一足夔。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子独乘安流,彼受横浪吹。
此事非子传,焉得他人知。
昨逢令弟蕴,备述果不疑。
越俗素重鬼,慎勿启其私。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船家

    读音:chuán jiā

    繁体字:船家

    英语:boatman

    意思:旧时靠驾驶自备船只为生的人。
      ▶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一一二:“近侍婕妤先过水,遥闻隔岸唤船家。”
      ▶《儿女英

  • 逡巡

    读音:qūn xún

    繁体字:逡巡

    英语:hang back

    意思:
     1.却行,恭顺貌。
      ▶《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班固《奕旨》:

  • 家儿

    读音:jiā ér

    繁体字:家兒

    意思:(家儿,家儿)

     1.子弟。
      ▶《后汉书•马援传》:“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李贤注:“长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