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去,千人万人齐抱杵。
意思:修筑城去,千人万人齐抱杵。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杂曲歌辞·筑城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筑城场景的诗,通过对筑城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首句“筑城去,千人万人齐抱杵”,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筑城的场景,千百人同时抱杵筑城,展现了人民为战争付出的巨大努力。
“重重土坚试行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筑城的艰难,土坚杵重,需要用锥子在土地上试行,才能确定杵的位置,这无疑增加了筑城的难度。
“军吏执鞭催作迟”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军吏的严厉和筑城任务的紧迫性,人们不得不加快速度。
“来时一年深碛里,着尽短衣渴无水”两句,描绘了筑城的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奋斗,他们穿短衣、口渴无水,但仍然坚持下去。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定人皆死”两句则描绘了筑城的人们力尽而无法继续筑城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们相继死去。这种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最后,“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两句则表达了人民的无奈和屈服,他们只能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守城的士兵,而现在他们成为了君王的城下之土。
整首诗通过对筑城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谴责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战争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