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报恩寺》 一抹斜阳上缭垣,芜花满地柏阴繁。

一抹斜阳上缭垣,芜花满地柏阴繁。

意思:一抹斜阳上缭墙,芜花满地柏树阴繁。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报恩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抹斜阳上缭垣,芜花满地柏阴繁。城中客子闻钟去,独立空山听断猿》是一首描绘山林黄昏时分的优美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在空山之中独自静立,聆听猿声的孤独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一抹斜阳上缭垣,芜花满地柏阴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色。夕阳西下,光线斜照在围墙之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凄美的感觉。遍地芜花,繁茂盛开,与柏树阴郁的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视觉描绘开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林黄昏图景。 接下来,“城中客子闻钟去,独立空山听断猿”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情感。城中的旅人听到钟声,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于是他独自站立在空旷的山林之中,聆听着断断续续的猿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感。他身处空山,远离人群,只能听到猿声和自己的心跳声,这种情境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孤独情感。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山林景色,以及诗人独自静立空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这种情感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和细腻的内心刻画得以传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节,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整首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抹斜阳上缭垣,芜花满地柏阴繁。
城中客子闻钟去,独立空山听断猿。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一抹

    读音:yī mǒ

    繁体字:一抹

    英语:one brush

    意思:I

     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
       ▶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