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须论宿草,身尽泪方冰。
意思:那需要研究多年生的草,我把眼泪方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传达出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联“久欲携莼鲫,呻吟去未能。甫封陶母墓,俄吊董生陵。”诗人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想要离开此地,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生活的愿望,但是一直未能如愿。刚要为陶母墓封土,又立刻为董生陵(董仲舒的陵墓)而哀伤。这里诗人通过莼鲫、陶母和董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颔联“言立何曾死,骚招更不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仍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人的敬仰。他们虽然身在困境,但精神不灭,他们的精神不应该被埋没在骚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
颈联“那须论宿草,身尽泪方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人或事的怀念,不需要等到草长出来,只要想到他们,眼泪就会流下来。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逝去的人或事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尾联“泪尽方知痛,身存勿自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经历过痛苦和失去,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只有活着的人,才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应该轻易放弃。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珍视。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