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梦》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意思:孤鸿秋出塞,一片叶子不辞林。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秋梦》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句“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寒冷的天空上,高风吹过,月光下传来阵阵捣衣声。这句诗以动衬静,通过高吹和清砧的声音,突显了秋夜的寂静和寒意。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似乎还沉浸在梦乡中,但被清砧声唤醒,思绪飘到了远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孤鸿和落叶比作自己,形容他们离开家乡和森林时的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并决定寄去征衣,表达了深深的关爱和思念之情。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在外征战或漂泊的艰辛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一叶

    读音:yī yè

    繁体字:一葉

    意思:(一叶,一叶)

     1.一片叶子。
      ▶《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唐·李白《

  • 出塞

    读音:chū sài

    繁体字:出塞

    英语:leave the boundary

    意思:出边塞。
      ▶《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
      ▶唐·李白《太原早秋》诗

  • 孤鸿

    读音:gū hóng

    繁体字:孤鴻

    意思:(孤鸿,孤鸿)
    孤单的鸿雁。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唐·张九龄《感遇》诗之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

  • 辞林

    读音:cí lín

    繁体字:辭林

    意思:(辞林,辞林)

     1.着述之林。指诗文的总匯。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歷观文囿,泛览辞林。”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