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戊午春帖子》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意思:晴窗天天模拟雕虫,惆怅明时不容易遇到。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戊午春帖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是一首表达对时代变迁、人生无常感慨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晴窗日日拟雕虫”,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晴朗的窗边,日日研磨挥毫,雕琢文字,表现出一种勤勉好学的精神面貌。然而,“拟”字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奈,因为这并非他自己的选择,而是身不由己。 “惆怅明时不易逢”一句,诗人将这种惆怅和无奈进一步深化。明时,指清明盛世。诗人感叹,这样的时代已经难以重现,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乱象的忧虑。 “二十五弦人不识”,诗人借用了古琴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人不识”三字蕴含着诗人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淡黄杨柳舞春风”一句,诗人以淡黄的杨柳在春风中舞动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句诗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日常的学习生活、感叹时代变迁和人生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明时

    读音:míng shí

    繁体字:明時

    意思:(明时,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梁·陆倕《新刻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晴窗

    读音:qíng chuāng

    繁体字:晴窗

    意思:明亮的窗户。
      ▶唐·杜牧《闺情》诗:“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清·龚自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