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当年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
意思:如果使该年成为大厦,也应随之作灰尘。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咏古树》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围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若使当年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是一首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度思考的诗。它以吴宫的古老树木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万物的兴衰更迭,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四围乔木尽儿孙”,这描绘了古老树木的繁茂,象征着过去的繁荣和历史的沉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辉煌的树木的子孙却逐渐凋零,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生命的循环。
接着,“曾见吴宫几度春”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吴宫,这个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化为尘土,只留下历史的痕迹。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然后,“若使当年成大厦”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这些古老的树木当年没有成为树木,而是被利用来建造大厦,那么它们是否也会像其他建筑一样,最终化为灰尘?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无论生命如何辉煌,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这是自然的规律。
最后,“也应随例作灰尘”一句,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接受了这一事实,即使是大厦,也难逃化为灰尘的命运。这似乎是在说,生命和历史都是短暂的,最终都会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老树木的兴衰,引出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度思考。它告诉我们,无论生命如何辉煌,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这是自然的规律。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因为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