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稍低三板水,不活百城人。

稍低三板水,不活百城人。

意思:有些地方只有六尺高水低,不活百城人。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地惊胥怒,滔天类鲧湮》是一首描绘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疾苦的诗篇。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状况的严峻和人民的苦难。 首句“平地惊胥怒”描绘了社会动荡、人民不安的场景,犹如大地震动的惊恐,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第二句“滔天类鲧湮”则借用了神话传说,形容灾难如同鲧湮洪水那样滔天,形象地表达了灾难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诗句“稍低三板水,不活百城人”,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进一步表现了灾难的严重性。三板水象征着水源,这里用来比喻生存的基础,而“不活百城人”则表达了人民无法生存的困境。 “已拼过从绝,徒工徒倚频”这两句诗表达了人民面对困境的决心和无奈,他们只能不断地尝试、努力,但结果却总是令人失望。 最后两句“鹄形无白粲,蜂起有黄巾”进一步描绘了人民的形象和反抗精神。“鹄形无白粲”形象地描绘了人民营养不良、瘦弱不堪的形象,而“黄巾”则象征着人民的反抗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严峻现实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地惊胥怒,滔天类鲧湮。
稍低三板水,不活百城人。
已拼过从绝,徒工徒倚频。
鹄形无白粲,蜂起有黄巾。

关键词解释

  • 百城

    读音:bǎi chéng

    繁体字:百城

    意思:
     1.指各个城邑。
      ▶三国·魏·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晋·陆云《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 三板

    读音:sān bǎn

    繁体字:三闆

    意思:
     1.古代筑墻、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战国策•赵策一》:“智伯从韩、魏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
      ▶宋·苏轼《徐州谢奖谕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