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坚甫同年》 他日上隋渠,为我致清唳。

他日上隋渠,为我致清唳。

意思:他每天上隋渠,替我把清唳。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坚甫同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华亭有珍禽,毛丰而骨细。他日上隋渠,为我致清唳》是一首描绘华亭(地名,即今上海松江)珍禽的诗。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华亭的珍禽——一种羽毛丰满、骨骼纤细的鸟。 首先,“华亭有珍禽,毛丰而骨细”这两句诗描绘了鸟的外貌特征。这里的“毛丰而骨细”是对鸟的羽毛丰满、骨骼纤细的生动描述,给人一种鸟类美丽而优雅的形象。 “他日上隋渠,为我致清唳”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与这只珍禽的关系。诗人期待这只鸟在未来的某一天飞上隋渠(可能指的是一条河流),然后为他(诗人)带来清澈的鸣叫声。这里的“清唳”形象地描绘了鸟鸣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华亭的珍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通过与鸟的互动,表达了他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对鸟的外貌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也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华亭有珍禽,毛丰而骨细。
他日上隋渠,为我致清唳。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他日

    解释

    他日 tārì

    (1)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

  • 清唳

    读音:qīng lì

    繁体字:清唳

    意思:鹤鸣声。鹤鸣清响,故谓。
      ▶南朝·梁·吴均《主人池前鹤》诗:“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唐·陆龟蒙《鹤媒歌》:“媒闲静立如无事,清唳时时入遥吹。”
      ▶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