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卜居如不近,同志竟何因。

卜居如不近,同志竟何因。

意思:房间如果不接近,同志究竟为什么。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卜居不遂,归耕谷水,先示子孙》。接下来,我将从诗句逐一赏析。 首句“岂不为寮久,兹焉独愈亲”,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居住地的深深喜爱,这里让他感到比以前更加亲近自然和舒适。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他在这里找到了他所追求的宁静和和谐。 “卜居如不近,同志竟何因”表达了诗人对离群索居的决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表示如果不能接近理想的地方,那么他宁愿继续前行,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山鸟频招饮,江花解笑人”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山鸟的邀请和江花的笑语,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生活的惬意和欢乐。 “风颠仍雨急,枉却一年春”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无奈和惋惜。风狂雨急,似乎破坏了春天的美好,但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下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岂不为寮久,兹焉独愈亲。
卜居如不近,同志竟何因。
山鸟频招饮,江花解笑人。
风颠仍雨急,枉却一年春。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卜居

    读音:bǔ jū

    繁体字:蔔居

    英语:choose a dwelling-place

    意思:
     1.谓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
      ▶《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

  • 同志

    读音:tóng zhì

    繁体字:衕誌

    短语:足下 驾 阁下

    英语:comrade

    意思:
     1.志趣相同;志向相同。
      ▶《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

  • 何因

    读音:hé yīn

    繁体字:何因

    意思:什么缘故,为什么。
      ▶《周书•薛善传》:“时晋公·护执政,仪同齐轨语善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