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吉父赠谹父诗》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意思:只教酒进入无功社,为什么用诗称为国人。

出自作者[宋]王洋的《和吉父赠谹父诗》

全文赏析

疟病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 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 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这首诗的标题是《病疟寓黎邱氏,感而有述》,作者是一位普通的黎邱氏村民,诗中表达了他对疟疾的痛苦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首联“疟病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描绘了疟疾的痛苦和作者面对病痛时的无助。作者形容疟疾如同黎邱氏村民竞相出奇一般,病痛带来的痛苦令人难以忍受。而作者在病痛中,拿起手中的矛却无法向主人报告,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的无奈和无助。 颔联“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表达了作者对疟疾去处的疑惑和期待。作者询问疟疾的去处是否始终没有定论,但同时又期待疟疾能够与自己周旋一段时间后离去。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复杂情感。 颈联“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作者以陶渊明和杜甫为例,表达了自己对贫穷和瘦弱的感受。作者认为自己虽然贫穷如陶渊明爱酒,瘦弱如杜甫只因诗才,但这些都不足以掩盖他内心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尾联“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作者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饮酒来消解病痛带来的困扰,同时也表明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即使不能被称为国士,也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为人们带来欢乐和慰藉。 整首诗以疟疾为背景,通过描绘病痛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诗中既有对病痛的无奈和无助,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这种情感和态度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瘧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
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
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关键词解释

  • 国士

    读音:guó shì

    繁体字:國士

    意思:(国士,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以国士遇臣,臣

  • 无功

    读音:wú gōng

    繁体字:無功

    意思:(无功,无功)

     1.没有功劳。
      ▶《韩非子•内储说上》:“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爵不可以无功取。”

  • 何用

    读音:hé yòng

    繁体字:何用

    意思:
     1.为什么。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
      ▶《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