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扇子诗》 拈花示病元来怕,遇酒逃禅却未真。

拈花示病元来怕,遇酒逃禅却未真。

意思:拈花示病元来怕,遇到酒逃禅却没有真正。

出自作者[宋]李石的《扇子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拈花示病元来怕,遇酒逃禅却未真。
三古绝编徒自圣,二王书法恐非臣。》是作者借拈花、饮酒、禅宗三古绝来表达自己对于圣贤之道和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 首句“拈花示病元来怕”,拈花示病是佛教中的一个故事,作者以此表达对于佛法中深奥道理的敬畏和追求。他明白佛法中的道理深奥难解,因此他害怕自己无法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道理。 第二句“遇酒逃禅却未真”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饮酒的态度。他明白饮酒可以使人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但并非真正的解脱之道。作者并未真正理解饮酒背后的深意,因此他逃禅,即逃避禅宗的修行。 第三句“三古绝编徒自圣”是对古代经典书籍的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经典书籍的看法。他认为这些书籍虽然被誉为圣贤之作,但其中的道理可能只是表面,真正的精髓可能并未被解读出来。 最后一句“二王书法恐非臣”则是对书法艺术的评论。作者认为二王书法虽然被后人推崇备至,但可能并非他个人的真实感受和见解。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即真正的艺术应该是源于内心,而非外在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圣贤之道、书法艺术和饮酒等问题的独特见解。他敬畏佛法,但并未真正理解其深意;他逃避禅宗修行,但并未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他认为古代经典书籍中的道理可能并未被解读出来,同时对于二王书法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拈花示病元来怕,遇酒逃禅却未真。
三古绝编徒自圣,二王书法恐非臣。

关键词解释

  • 拈花

    读音:niān huā

    繁体字:拈花

    意思:
     1.见“拈花一笑”。
     
     2.绣花。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颜色,善能描龙画凤,刺绣拈花。”

  • 元来

    读音:yuán lái

    繁体字:元來

    意思:(元来,元来)

     1.当初;本来。
      ▶唐·张鷟《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孙棨《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西子为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