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司农崔丞》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

意思:黄鹂鸣官寺,草色已经不香。

出自作者[唐]李颀的《送司农崔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升迁有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诗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首先,诗中描绘了黄鹂在官寺鸣叫,香草的颜色依然鲜艳。这些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暗示着他的生活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同时,他也描述了自己与其他同时任职的省郎的不同,选择留在原地。这表现出他的独立和坚韧,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独特见解。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监太仓粟的职务,常常与府小史相处。他所在的官署庭院有清阴,他处理政事如流水般顺畅。这些描述表现出诗人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即将出使长安,得到了朝野的欢庆。他相信宰臣会记住他,明主一定会给他升官。这些描述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也表现出他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力。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对未来升迁的期望。他想象自己像貔将虎一样驰骋在塞外,像鸳与鸾一样在池中自由飞翔。他还引用了词人的洞箫赋和公子的鵕鸃冠,这些象征着文化修养和地位的象征,进一步表达了他的自信和期待。 最后,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家乡时,提到了春色已晚,昆明湖的花即将凋谢。这表现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决心和期待。他相信只要他努力追求高位,就会使路旁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自信、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
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
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
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
词人洞箫赋,公子鵕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
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关键词解释

  • 黄鹂

    读音:huáng lí

    繁体字:黃鸝

    英语:troupial

    意思:(黄鹂,黄鹂)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

  • 香草

    读音:xiāng cǎo

    繁体字:香草

    短语:橡胶草 夏枯草 水草 鬼针草 灯草 含羞草 莎草 灯心草 甘草 酥油草 莨菪 稻草 牧草 猪笼草 干草 青草 鹿蹄草 蟋蟀草 黑麦草

    英语:

  • 鸣官

    读音:míng guān

    繁体字:鳴官

    意思:(鸣官,鸣官)
    告官,向官府控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早起,将作归计,启视囊中,则金亡矣。惊告主人,主人无所为计。或劝鸣官,责主人偿。”
      ▶

  • 未已

    读音:wèi yǐ

    繁体字:未已

    意思:不止;未毕。
      ▶《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韩愈《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宋·周邦彦《蓦山溪•大石》词:“落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