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楞严经》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意思:第三世界七种恶趣中,有没有不是幻相。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读楞严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佛教诗歌,它描绘了人生的种种困扰和烦恼,以及通过修行和咒语的力量来克服这些困扰的过程。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学道证声闻,习气犹未断”:这两句诗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佛道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有所成就,但仍然未能完全断除过去的习气。 2. “百生恩爱情,会遇终恼乱”: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中的爱情和人际关系常常带来欢乐和困扰,是人生恼乱的重要来源。 3.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阿难是佛的宠弟,但仍然遭遇了女性诱惑的困扰。这表明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无论地位如何,都可能遭遇各种困扰。 4. “神咒摄来归,宿业坚冰泮”:咒语的力量可以将修行者从过去的业力困扰中解脱出来,就像坚冰融化一样。 5. “快演涅槃门,反复徵所见”:这两句诗描绘了修行者通过反复观察和思考,最终找到了通往涅槃的门路。 6. “文殊更说偈,明指圆通岸”:文殊菩萨进一步解释了偈语的含义,指出了通向圆满解脱的途径。 7. “其馀肆口言,心真自一贯”:除了上述内容外,其他所说的言论都是内心真实的表达,是一贯的信仰和追求。 8.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三界七趣是佛教中描述众生处境的词汇,有相的东西都是虚幻的。 9.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最后,佛的大慈悲力量能够击败邪恶魔女的影响,使修行者能够保持正念。 10. “天魔与外道,从此悉销散”:天魔和外道从此被佛的大慈悲力量所击败,消失无踪。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佛道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扰和烦恼,以及通过修行和咒语的力量来克服这些困扰的过程。它强调了信仰、慈悲和智慧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学道证声闻,习气犹未断。
百生恩爱情,会遇终恼乱。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
神咒摄来归,宿业坚冰泮。
快演涅槃门,反复徵所见。
文殊更说偈,明指圆通岸。
其馀肆口言,心真自一贯。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
天魔与外道,从此悉销散。

关键词解释

  • 三界

    读音:sān jiè

    繁体字:三界

    英语:Triloka

    意思: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

  • 无非

    读音:wú fēi

    繁体字:無非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只有 单单 特 不过 独 光 偏偏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七趣

    读音:qī qù

    繁体字:七趣

    意思: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迴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
      ▶《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
      ▶《楞严经》卷九:“阿难,如是地狱、饿鬼

  • 中有

    读音:zhōng yǒu

    繁体字:中有

    意思:即中阴。
      ▶《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薀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
      ▶《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