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刘和州禹锡》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意思:喜欢互相收拾为闲伴,年龄官班大致相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刘和州禹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于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仕途不畅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联“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中,“换印”指诗人频繁更换官职,“命未通”则表达了诗人仕途不畅的感慨。而“历阳湖上又秋风”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中,“不教才展休明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而“为罚诗争造化功”则是对自然造化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 颈联“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推测朋友也厌倦了郡斋的生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向往。 尾联“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中,诗人表达了想与朋友一起归隐,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强调了两人年龄和官职相近,更加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约略

    读音:yuē lüè

    繁体字:約略

    短语:有些 略微 微 小 多少 稍 些微 略略 粗 些许 有点 聊 略 微微

    英语:ratherish

    意思:(约略

  • 收拾

    读音:shōu shí

    繁体字:收拾

    短语:整 修葺 弥合 修 修缮 修复 缮

    英语:to put in order

    意思:
     1.收聚;收集。
      

  • 好相

    读音:hǎo xiāng

    繁体字:好相

    意思: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
      ▶《晋书•羊祜传》:“﹝祜﹞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于天下。’”
     
     2.佛教语。指佛陀所

  • 略同

    亦作“畧同”。大致相同。《汉书·平当传》:“﹝ 平当 ﹞文雅虽不能及 萧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徽 甚异之,称 统 当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 淄青 、 恒冀 两道,与 蔡州 气类略同。”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黄少保才识》:“公所对与其所预计畧同,以是尤敬服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